河南禾颖生物技术有限公司
名称描述内容
当前小麦赤霉病条锈病吸浆虫白粉病及干热风防治方法
来源: | 作者:禾颖国际 | 发布时间: 2019-05-15 | 735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小麦赤霉病防治

小麦赤霉病一般是降雨多、植株感染细菌造成的,需给其及时喷洒多菌灵、甲基硫菌灵等药剂杀菌,小麦赤霉病也可以用氰烯菌酯、多.铜喷雾等药剂防治,需每隔5~7天喷洒一次,连续使用3~4次药剂就可以了,也可以用这些药剂预防病害。

1、多菌灵

小麦如果患上赤霉病不及时处理,那么会使小麦快速枯萎,一般赤霉病是由于侵染细菌造成的,那么小麦赤霉病用什么药最好呢,其实当小麦患上赤霉病,可以给其喷洒多菌灵药剂,三天就可以看见防治效果了。

2、甲基硫菌灵

其实小麦患上了小麦不仅可以喷洒多菌灵,也可以给其喷洒甲基硫菌灵,一般甲基硫菌灵的杀菌效果也很不错,每次喷洒甲基硫菌灵时,首先用水按照1:30比例进行稀释再喷洒,避免影响小麦正常生长。

3、氰烯菌酯

小麦赤霉病一般都是降雨多造成的,首先需要及时的给其做好排水工作,然后再给其按照1:20稀释后的氰烯菌酯,不需要每天给其给其喷洒,每隔5~7天喷洒一次,连续使用3~4次氰烯菌酯就可以了。

4、多.铜喷雾

当小麦最容易患上赤霉病时,其实也可以隔一个月喷洒一次多.铜喷雾,还要做好排水工作,当发现有发黄的小麦时,需立刻将其处理,这样可有效的防止小麦赤霉病,如果患上也可以喷洒多.铜喷雾防治。

小麦遭遇高热风怎么办

干热风对小麦危害时期主要在5月中下旬,也就是小麦灌浆的中期和后期,尤其是对灌浆中期的危害更大。干热风持续的时间越长,强度越大,其危害程度也越深。干热风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:

(l)高温或热风使小麦叶片的蒸腾强度大大增强,根系的吸水供不应求,引起植株体内水分失衡,造成代谢活动受阻,叶绿索破坏,叶片萎蔫枯死。


(2)在干热风的影响下,小麦根系活力大大降低,影响小麦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,促进植株早衰。

(3)高温使光合作用强度降低,干物质积累提前结束,灌浆期缩短,造成籽粒不饱满,千粒重下降。

(4)高温使植株的呼吸作用增强,消耗增加,并抑制单糖转化为淀粉的过程,使淀粉积累减少。

(5)小麦在灌浆后期遇雨后骤晴高温,往往导致小麦植株迅速枯死。

总之,干热风对小麦的危害主要是高温和干旱,大风的出现则使这种危害加剧,最终表现在小麦的千粒重和容重降低,轻则减产5%,重则减产10%-20%.

怎样预防和减轻干热风的危害

干热风的危害程度除与干热风的强度、持续时间长短等因索有关外,还与小麦的品种、种植环境、栽培措施等密切相关。为减轻干热风对小麦的危害,可采取以下措施;

(l)选用抗旱、抗千热风能力强的品种。当前各地推广的主要抗干热风的品种有京冬八号、中优9507、京9428、乐亭639等。

(2)改良土壤,增强土壤的保肥水能力。后期肥水要适宜,适当控制氮肥,注意增施磷钾肥。

(3)改良农田小气候。主要是建设农田防护林,降低干热风的强度。

干热风的出现,影响着小麦成熟进度,对小麦有很大危害,由于干热风持续时间长,破坏性大,在5月中下旬,要提前预防干热风,避免对小麦造成减产情况。

小麦白粉病病害防治方法

小麦白粉病可侵害小麦植株地上部各器官,但以叶片为主,发病重时颖壳和芒也可受害。初发病时,叶面出现1~2毫米的白色霉点,后逐渐扩大为近圆形至椭圆形白色霉斑,霉斑表面有一层白粉,遇有外力或振动立即飞散,这些粉状物就是该菌的菌丝体和分生孢子。后期病部霉层变为灰白色至浅褐色,病斑上散生有针头大小的小黑粒点,即病原菌的闭囊壳。

防治方法

1、喷药方法:5月上旬是白粉病粉孢子繁殖能力最强的时期,因此比较容易大面积发生。灌浆期小麦田间密度较大,因此,当小麦白粉病发生后,打药的时候药液量一定要足,最起码要保证一亩地的药液量在30公斤(两桶水)以上。才能彻底控制住白粉病的扩展和蔓延。


2、药剂选择:三唑酮、烯唑醇等传统药剂由于使用时间较长,白粉病病原菌对这些农药已经产生了很强的抗药性,因此,可以选择50%嘧菌酯悬浮剂3000倍液,或22.5%啶氧菌酯2000倍液,或40%氟硅唑乳油等新型药剂对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较好,持效期均可达15天以上,灌浆期只需喷一遍基本可以很好地控制白粉病的危害。

小麦叶枯病症状及防治方法

小麦叶枯病多在小麦抽穗期开始发生,主要危害叶片和叶鞘,初发病叶片上生长出卵圆形淡黄色至淡绿色小斑,以后迅速扩大,形成不规则形黄白色至黄褐色大斑块,一般先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枯死逐渐向上发展。在晚秋及早春,病菌侵入寄主根冠,则下部叶片枯死,致使植株衰弱,甚至死亡。茎秆和穗部的病斑不太明显,比叶部病斑小的多。分生孢子器也稀少。

小麦扬花期至灌浆期是防治叶枯病的关键时期:亩用12.5%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5—30克或20%三唑酮乳油100毫升对水50公斤均匀喷施;用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%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5%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—600倍液或50%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。视田间病情防治1—2次。
 

小麦条锈病症状及防治方法

小麦条锈病是小麦锈病之一。小麦锈病俗称“黄疸病”,分条锈病、秆锈病、叶锈病3种,是中国小麦生产上分布广、传播快,危害面积大的重要病害。其中以小麦条锈病发生最为普遍且严重。主要发生在河北、河南、陕西、山东、山西、甘肃、四川、湖北、云南、青海、新疆等地。

防治小麦条锈病的基本措施是因地制宜地种植抗病品种。小麦收获后及时翻耕灭茬,消灭自生麦苗,减少越夏菌源,能减轻小麦的发病程度。 [1]

药剂防治

我国先后使用对锈病有效的杀菌剂有敌钠酸、敌锈钠、氟钡制剂、氨基磺酸钙、氟硅脲、萎锈灵、灭菌丹、代森锌等。

①药剂拌种用种子重量0.03%(有效成分)三唑酮,即用25%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g拌麦种150kg或12.5%特谱唑可湿性粉剂60~80g拌麦种50kg。

②春季叶面喷雾小麦拔节至孕穗期病叶普遍率达2%~4%,严重度达1%时开始喷洒20%三唑酮乳油或12.5%特谱唑(烯唑醇、速保利)可湿性粉剂1000~2000倍液、25%敌力脱(丙环唑)乳油2000倍液,做到普治与挑治相结合。

小麦锈病、叶枯病、纹枯病混发时,于发病初期,667m^2用12.5%特谱唑可湿性粉剂20~35g,对水50~80L喷施效果优异,既防治锈病,又可兼治叶枯病和纹枯病。


小麦吸浆虫防治方法

小麦吸浆虫成虫期防治是控制危害的最后关口,不论是撒毒土地块或只进行成虫期防治的地块,都要搞好小麦出穗期以吸浆虫为主的综合防治。兼治麦蚜、赤霉病、白粉病等病虫害。成虫期喷雾时间是小麦抽穗三分之二至杨花前。时间是4月26— 5月5日 。具体防治时间因农户的品种、管理和环境不同有差异,这就需要农户根据本户小麦的发育进程决定。

药剂和配方:以每桶30斤水计算,杀虫剂:1、菊酯加50%辛硫磷各50毫升;2、菊酯75毫升加80%敌敌畏15毫升;3、菊酯50毫升加10%吡虫啉 10克 ;4、菊酯50毫升加10%烯啶虫胺10毫升、或50%吡蚜酮 10克 、或30%噻虫嗪 3克 ;杀菌剂:12.5%烯唑醇、或10%己唑醇、或25%戊唑醇20毫升;叶面肥:磷酸二氢钾一两半或尿素三两或其他叶面肥。

以上治虫防病药剂或配方取其一种混合后,再加一种叶面肥。同时预防和兼治吸浆虫、麦蚜、白粉病、赤霉病、锈病和叶枯等病害,减轻和控制干热风影响。

亩用水量一桶半均匀喷雾,杜绝用水量少或喷药不匀造成麦田打片危害的现象。特别是兼治病害适当加大水量就能提高防效。另外喷雾防治后三天一定检查防效,需要防治的,单用杀虫剂进行第二次喷雾防治。




相关推荐